h在线观看免费-h在线观看视频-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h在线观看网站-欧美一级爱操视频-欧美一级爆毛片

服務熱線:
0512-52481273
您的位置:  首頁 > 媒體 > 行業動態

2013:有色金屬行業博弈市場

發布日期:2014-02-17 10:12   瀏覽量:1143

2013年,中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消費平穩增長,投資增長較快,進出口結構優化,工業生產增速企穩回升。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投資結構優化,價格低位震蕩,效益有所改善。但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影響,國內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仍然在低位震蕩,企業面臨的環境仍然比較困難。

  綜觀2013年的有色行業,我們給出的關鍵詞之一是——

  關鍵詞:博弈市場

  十種有色金屬日均產量及同比增速


  中國電解鋁產能增長 


 我國精銅產量持續創新高,增速明顯加快


  2013年國內原生鉛企業開工水平低于往年


  中國精鋅產出增長明顯,導致中國國內過剩態勢嚴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4年1月更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2013年和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值分別上調0.1個百分點至3%和3.7%。2014年,全球經濟整體復蘇步伐有望加快,美國兩黨政治經過激烈博弈后進入緩和期,財政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下降;WTO多哈回合取得突破性進展,降低了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風險;中東地區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地緣政治風險減弱。但全球經濟仍可能面臨以下風險:一是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進度和影響仍存較大不確定性,跨境資本流動、全球匯市、資產價格、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有待進一步觀察;二是歐元區經濟復蘇前景不明;三是日本經濟內在增長動力不足;四是部分新興市場仍面臨資本外流風險。

  2013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的緩慢曲折復蘇,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國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通過創新調控方式、明確經濟合理運行區間,有效引導社會預期。一系列預調微調政策的效應在2013年下半年逐步顯現,工業生產增速止跌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結構調整扎實推進,市場信心明顯增強,工業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為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6.9萬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與2012年持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表示,盡管我國經濟運行出現諸多積極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中國經濟已悄然進入新“拐點階段”,進入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這使得我們面臨的經濟形勢更趨復雜,挑戰來自“增長減速”和“結構調整”,來自內部和外部等多個方面,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凸顯。

  工業轉入結構調整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稱,我國工業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回升基礎仍不穩固。盡管當前國內內需增勢基本平穩,但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依然脆弱,外需總體仍處在較低增長水平,總需求水平能否持續擴張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2013年7月份以來工業生產等主要指標明顯反彈也與2012年同期基數較低有一定關系,并且經濟增速的回升也未引發企業庫存出現明顯積極調整,工業企業庫存總體仍處在較低水平。2013年10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6.2%,比2012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目前,企業未顯現出回補庫存的明顯跡象,工業擴張動力總體仍顯不足。

  二是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已呈現出行業面廣、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是影響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2012年以來,國家統計局統計的6萬余戶大中型企業產能綜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產能過剩從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行業向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擴展,部分行業產能利用率不到75%,但一些過剩行業投資增長仍然較快,新的中低端產能繼續積累,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矛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對3545家企業的調查顯示,67.7%的企業認為,要消化目前的過剩產能,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其中認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業占到22.7%?;猱a能過剩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三是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然突出。與往年相比,當前工業企業盈利水平依然偏低,2013年1~10月企業虧損面為14.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仍較困難。在工業品出廠價格連續21個月下降的情況下,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較快,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平均成本要占到85.81元,同比上漲0.44元,相應增加的企業成本相當于同期新增利潤總額的2/3。10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2.5%,高于主營業務收入1.4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行業中有26個行業應收賬款增幅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企業資金壓力依然較大。而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問題更加突出。

  四是工業推進提質增效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在國內持續發生大范圍霧霾天氣的嚴峻形勢下,倒逼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壓力增大。近年來,工業要素投入的邊際效應不斷減弱,我國工業已進入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深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2009年以來,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不斷回落,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持續下降,制造業增量資本產出率急劇上升,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降低,集中反映了我國研發創新投入不足、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經濟增長質量下降等突出問題,必須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大力提高質量效益。

  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疊加的發展階段,短期問題和中長期問題相互交織,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并存,加上全球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過程中,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更趨復雜。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以及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工業已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到了以結構調整為主的中高速增長新階段。

  采選業利潤大降值得警醒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4029萬噸,同比增長9.9%,增速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2205萬噸,增長9.7%,減緩3.5個百分點;銅產量增長13.5%,加快2.7個百分點;鉛產量增長5%,減緩4.3個百分點;鋅產量增長11.1%,2012年同期為下降5.6%。氧化鋁產量增長14.6%,加快3.7個百分點。

  2013年國內外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震蕩回落。2013年12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電解鋁、鉛、鋅當月期貨平均價分別為50727元/噸、14257元/噸、13910元/噸和14871元/噸,比11月下降2.3%、1.2%、2.6%和0.9%,同比下降10.4%、6%、7.8%和1.1%。

  2013年,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2073億元,同比下降5.9%。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628億元,同比下降17.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1445億元,同比增長0.1%。

  有色金屬行業采選業利潤的大幅下滑,是近年來比較少有的現象,但是在整個2013年卻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和產能過剩、礦山礦石品位下降等一系列原因有關。以銅為例,2013年,隨著全球新的銅礦逐步進入產能釋放期以及舊礦升級改造投產,全球銅礦供應進入高峰期,增速明顯增加并超過精銅產出增速,而這種情況在2014年仍將持續。冶煉廠與礦商的長單加工費顯著提高也預示著2014年銅精礦供應繼續相對寬松的基調基本達成。中信期貨分析師吳鍇表示,隨著全球銅礦供應大幅增長以及加工費的提高,冶煉企業銅精礦供應相對充足,并且冶煉積極性較高,近兩年來持續擴產的新產能利用率逐步提高,這種產出持續顯著增長的局面將在2014年持續。并且廢銅的供應量可能將有所回升,一方面增加精銅產出;另一方面減少精銅的替代利用水平。

  而被業界詬病的產能過剩問題,目前已經看出國家嚴格治理的決心。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在發改委召開的2014年宏觀經濟與政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2013年10月份,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指導意見》下發后,各地基本上都停止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對違規在建的項目也進行清理,叫停了違規在建的項目,未開工的項目也不再開工。一些地方還出臺了化解本地區產能過剩矛盾相關的配套政策,有的跟轄區內各地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認真分解淘汰壓縮任務與責任。還有一些地方結合大氣污染治理,啟動了鋼鐵、水泥、電力、平板玻璃等行業的脫硫脫硝及除塵改造工作。另外,從部門來看,各部門都加大了化解產能過剩的力度,包括國土部、環保部、質檢總局等都下發了一些文件,停止核準備案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也停止辦理用地預審、環評、岸線使用等手續,規范行業準入,清理項目貸款??偟膩砜?,2013年10月份國務院文件印發后,雖然只有短短的一段時間,但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和平板玻璃這些行業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產能利用率有所回升,階段性的效果已逐步顯現。

  工信部預測,盡管有色金屬總體市場需求難有改觀,但是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深入落實和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有色金屬深加工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將支撐有色行業平穩運行。然而,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產能過剩、礦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產品短缺的“中間大、兩頭小”的產業鏈格局短期難以解決,美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將導致黃金、銅等金屬的金融屬性走弱,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可能持續低位震蕩。同時,國內電力、環保和人工成本上升較快,企業經營困難短期或難有改變,實現利潤可能基本維持在2013年水平。

  市場仍存潛力空間

  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將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將進一步激發工業發展活力。在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和全社會對轉型升級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共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深入推進,將進一步增強工業發展后勁,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平穩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在工業潛在增長率下降的情況下,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與結構調整投入不足的矛盾更加凸顯,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還要付出巨大努力。

  從國際看,發達經濟體宏觀指標總體改善,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也有所趨穩,2014年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有望略有加快,外貿形勢將得到一定程度改觀。但影響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依然較多,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節奏仍不明朗,歐元區債務上升和失業率高企問題依然突出,日本短期刺激政策效應遞減,新興市場國家中俄羅斯和印度存在滯脹風險。同時,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以及我國出口傳統競爭優勢減弱也將對外貿增長形成制約。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擴大內需潛力巨大,但制約因素也在增多,2014年內需增長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投資和消費結構都有望得到進一步優化。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第四季度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較2013年三季度和2012年同期提高了3.1個和5.5個百分點,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城鎮儲戶未來收入信心指數和未來就業預期指數均有所上升,分別較2013年三季度上升10.3個、1.3個和1.4個百分點。

  從投資看,2013年1~11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1萬億元,同比增長19.9%。其中,民間投資24.8萬億元,增長23.2%,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3.5%,比2012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民間投融資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力度的持續加大,2014年民間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活動會更趨活躍,將在穩定投資增長、提高投資效率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2013年前11個月,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14.3%,同比回落14.5個百分點,反映未來投資增長動力下降。同時,受地方融資平臺監管收緊和財政收支矛盾等因素影響,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后勁不足。制造業投資受產能過剩和利潤偏低影響,總體仍將維持低速增長格局。2013年以來,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和土地購置面積均處在低位水平,并且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開發呈現出供大于求的跡象,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將有所放緩。綜合分析,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穩中略降,但民間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將繼續發揮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

  從消費看,2013年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比2013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加快0.3個和0.1個百分點,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業態增長較快,成為消費增長中的亮點。在信息技術深入應用和中央加大對信息消費等新消費熱點培育力度的作用下,2014年信息消費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居民對高端消費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高端消費市場也有望加快增長。2013年前11個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已提前完成全年新增900萬人的目標任務。2013年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繼續保持在4.04%的較低水平。就業市場的良好形勢將為居民消費平穩增長打下基礎。但是,2013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放緩,部分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愿,對消費增長形成掣肘。綜合看,在國家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宏觀調控政策基調下,2014年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繼續發揮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基礎作用。